粤桂携手助力民族融合
建在家门口的助力九游绣球产业,有效提高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民族收入。南方日报记者 钟志辉 李永智 摄
“那天你问我,融合幸福是粤桂什么,我想悄悄告诉你,携手幸福是助力首歌……”走进广西南宁市蟠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体活动室,立即就会被社区合唱团嘹亮的民族歌声吸引。蟠龙社区里,融合汉、粤桂壮、携手瑶、助力仫佬等15个民族群众在这里就业创业,民族常住人口约2.7万人,融合少数民族人口约占三成。近年来,蟠龙社区通过打造安居乐业的幸福港湾,有形有感促进辖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好日子天天都放在歌里过”不仅是社区各族居民的生活常态,更是广西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缩影。
记者日前跟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八桂大地展新颜”采访团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超过7个地市近30处采访点,不仅深入了解了当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特色举措和典型事例,更欣喜地看到,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粤桂两地各领域交流合作持续走深走实,双方扮演的角色也从帮扶者与被帮扶者,逐渐转向同声同气的九游“合伙人”,越来越多的各民族群众享受到了国家发展、民族融合所带来的红利。
民族“融”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我在这里工作3年,现在每个月有5000元左右收入到手。”广西螺霸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壮族员工韦丽娜说。近10年来,该企业速食螺蛳粉年产规模扩大750倍,400名员工有近八成是少数民族。
如今,螺蛳粉俨然已成为广西柳州的新名片。移动互联网赋能下,从街边小吃到食品工业,螺蛳粉带动柳州当地上下游种植、养殖、电商、文旅等环节增收就业效果明显。其现象级“出圈”使当地一批食品加工企业迅速崛起。头部品牌螺霸王的数据显示,相较8年前,该企业的速食螺蛳粉销量暴增750倍,开发出4条产品线数十种产品,使销路拓展至全球。
螺蛳粉爆火后效仿者众,但时至今日,仍未有另一款网红美食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能达到螺蛳粉的“高度”,何解?从业者雷洁将其归结为:民族融合所带来的独特性。
一碗正宗螺蛳粉由螺蛳汤底,米粉及酸笋、酸豆角等配菜组成,不仅代表着广西地区悠久的食用螺蛳历史,更代表了汉、壮等民族的稻作传统,以及苗、瑶等民族发酵酸食的特色。“这样一款各民族饮食文化深度融合出的美食,其风味无法模仿。”雷洁说。
同样在八桂大地焕发新机的,还有壮族特色工艺品绣球。在靖西市城南9公里,有一座被称为“中国绣球之乡”的旧州古镇,镇上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绣球,每逢农闲日子,满街都是坐在门口缝制绣球的居民。
绣球曾是当地壮族男女青年相爱传情的信物。如今则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产业,每位来此旅游的游客,都会购买绣球,作为特色纪念品,然而带领这一少数民族特色工艺品形成产业的,却是一位汉族姑娘。
2009年,山东姑娘王秀芬与丈夫来到靖西工作,初到旧州古镇景区游玩时就迷上了绣球。头脑灵活的她开了一家网店,当起了绣球的“媒人”,一边在网上接订单,一边到旧州走家串户收购绣球。
渐渐地,她也迷上了绣球制作技艺,传统绣球制作的每个步骤,王秀芬都虚心向壮族绣娘学习,自己反复磨炼。在制作绣球过程中,她还不断推陈出新,将莫兰迪色等元素引入到了传统的绣球制作工艺中,让绣球更加贴近年轻群众审美习惯。
2013年,随着网店订单的不断增加,王秀芬注册了全国唯一一个以绣球为主业的公司,专注于绣球的生产制作、创新设计和销售,将传统的绣球带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她提出以绣球所具有的工艺品属性和商品属性细化市场分类:工艺品属性绣球继续保持原有非遗制作技艺,往精美化、工艺化方向发展;商品属性绣球则利用先进生产设备,设计生产以“绣球”为概念的实用产品,不断扩大绣球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借助电商平台,绣球产品很快打开了销路,2021年,王秀芬公司的销售额占到了整个广西绣球销售额的70%。
而对于当地人来说,建在家门口的绣球产业,不仅有效提高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收入,还能够让他们就近就业和居家灵活就业,用针线绣出乡村振兴的绚丽画卷。
两广“协”出发展新前景
“短短的腿走长长的路,矮矮的个爬高高的山”,这便是广西百色市德保县特有的生物德保矮马。据德保矮马研究所所长黄华汉介绍,德保矮马是世界上最矮的马种,是世界两大矮马源流体系之一,被誉为“马中熊猫”,具有乖巧温驯、灵巧耐驮、坚忍不拔等特点,既可当坐骑,又能拉车和负重,具有很高的观赏、游乐消遣价值。
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德保县于2020年开发了矮马王国景区,成为国内首个集合动物互动、亲子游乐、教育研学等体验于一体的矮马IP主题式亲子乐园。而为了帮助这一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挥,与德保县对口协作的深圳市坪山区,则进一步投入粤桂协作财政帮扶资金1600万元,帮助景区建设旅宿游乐项目,打造60套全新装配式度假屋,并配套温泉60口,以及800平方米的“游泳池+亲子戏水区”,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竞争力。
据酒店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度假小屋建成后供不应求,“每个节假日都订满,游客没有提前三四天预订,基本上订不到房间。”除了矮马王国景区外,据德保县委统战部部长李永孔介绍,坪山区还与德保县在消费帮扶、文旅产业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打造出德保脐橙、沃柑、砂糖橘、百香果、清谷田园探戈、枝纯探戈等6个优质农产品,并成功获得深圳市“圳品”认证,为德保农产品打入广东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饮珠水、同声同气,粤桂两地“合伙人”之路越走越宽,群众成为最大受益人。
江川小学、江川中学、江川卫生院……在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南站社区,随处可见的“江川”不是地名,而是三江与湛江吴川对口协作的特色项目,28个“江川”项目在社区落地,不仅覆盖了医疗、教育等民生关键,更为脱贫群众提供了增收渠道。
在江川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中,63岁的杨山菊老人学会了藤编工艺品制作手艺,3年来,来基地开工已融入她的日常生活节奏。“送完孙子上学就来这里。工作计件,我做1件工艺品得四五十元,1个月能有1000多元收入。”杨山菊说。
南站社区是柳州最大的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侗、苗、瑶、壮、汉等各族群众在此聚居,约94%的居民是少数民族。社区紧挨三江南高铁站,不少居民迁入后萌生了“出去闯闯”的想法,又担心自己没本事。为此,吴川与三江协作,开设一系列职业培训课程,帮助居民掌握技能。每逢春节后用工高峰,粤桂协作工作队还专门安排大巴接送居民前往吴川及广东各地,从事制造业生产、家政服务等工作。南站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吴益华介绍,在粤工作的邻居普遍月收入四五千元。
据了解,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粤桂两地之间已形成了《“十四五”时期粤桂协作框架协议》《粤桂协作和区域合作工作清单(省级层面)》《粤桂东西部协作规划(2021—2025)》等多项文件,深化拓展产业、就业、消费等重点领域协作,推动协作任务走深走实。
考古实物证据显示,岭南各文明交流史长达8000年
岭南从来是一体 两广自古是一家
在广西桂林兴安县,灵渠的鱼鳞坝拦下湘江源头奔腾的清水,留下一片宁静开阔的水域。暑期艳阳下,不少市民欣然下水,享受清凉。
灵渠系秦朝征戍五岭时所建,至今已有超2200年历史,不仅留下最早的船用升降机等水利遗产,更被认为是岭南与岭北、岭南各文化间沟通的标志。历经汉朝马援,唐朝李渤、鱼孟威等修缮,灵渠的航运功能一直延续至20世纪,到广西铁路通车后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其灌溉等功能直至今日仍在发挥作用。
但广西人民与各地交流的历史远不止2200年。近年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连续在广西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在桂林甑皮岩、父子岩等遗址发现大量石器、陶器,揭示着广西与各地交流的历史。其中,一组三足陶器残片引起了该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付永旭的注意。
“陶器复原后,我们发现其三足中空,形制与湖南发掘出土的陶器比较一致。”付永旭说,“仔细对比后发现,陶器许多细节与长江、黄河流域出土的鬶或盉有诸多相似之处。”
付永旭介绍,通过科技手段,专家团队发现这里发现的空心三足陶器年代达到4000—3000年前,另发现诸多石钺等文物与其同期,这些石器常有仪式用途,说明岭南与岭北地区的文化交流早在商代就已十分成熟。
而广东、广西相互交流的文物证据则出现得更早,很多早期洞穴中的石器在样式、材料、制作工艺等方面,两地文物高度相似;甚至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史前遗址出土的文物中,也能发现与广西文物相似的痕迹证据,成为岭南各文明间深入交流的实证。
“实物证据表明,珠江流域史前文明相互交流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8000年—7000年前,甚至更早。”付永旭说,“也可以说,珠江流域的文明从来就是一体的,两广从最开始就是一家人。”
南方日报记者 邵一弘 汪棹桴
-
岛内称大陆将加强法律手段反“台独”?国台办回应文明单位创建|心灵手巧迎“三八”,欢聚一堂展风采!梅州日报社举办“魅力女性·快乐巾帼”系列活动3月起,梅州通过社保卡发放第二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汽车业务板块实现新年“开门红”!广东客都文旅公司推动要素向“打粮食”项目聚集郁南桂圩:做好 “一线施工队长” 以干部之“干”增长“百万万工程”典型村落哺育祖籍梅县!“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逝世,“我将到天外传歌去了!”嘉应中学学生郭子淇代表中国香港参加第五届深圳非遗文化周开幕式梅城环市北路交通乱象频发,交警部门加强整治力度保障交通安全广东省退役军人暨随军家属百企万岗促就业活动在穗举办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七涨二跌!博敏电子涨幅最大换手率最高
-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做到这五点
- ·进一步优化梅州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这份《通知》印发→
- ·小小“科学家”们同台竞技!梅州举行第38届梅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 ·挖掘客家民居建筑的特点元素,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这场研学活动,有意义!
- ·2024年潮流和收藏玩具零售总额为465.7亿元
- ·三方联合执法,严查货运车辆高速公路“超限超载、落洒飘”!
- ·我市举办2023年梅州市妇幼超声技术培训班
- ·最新消息!梅龙高铁兴宁南站与五华站预计今年上半年开工
- ·已有15部电影定档清明 你最想看哪一部?
- ·维护“她”权益!2023年“三八”维权周,妇联邀你来学法~
- ·火爆加推!本周六、日,梅州日报读者团带你看海、踏浪、品海鲜
- ·速报名!“益艺课堂”周六开讲啦~
- ·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救出第二名幸存者
- ·潮州日报社一行到梅州日报社交流
- ·一封侨批述亲情 一位水客动人心!走进新编大型广东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的台前幕后
- ·汽车业务板块实现新年“开门红”!广东客都文旅公司推动要素向“打粮食”项目聚集
- ·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增加退税商店数量
- ·2022年嘉元科技实现营收46.4亿元,同比增长65.50%
- ·开好局起好步 奋进2023丨梅州:高质量推进绿美梅州生态建设 筑牢生态屏障 建设绿美家园
- ·竞彩比分准! 梅州一购彩者喜中1000万元大奖
- ·世界羽联最新排名:中国选手三项排名第一,石宇奇优势明显
- ·进一步优化梅州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这份《通知》印发→
- ·文明单位创建|心灵手巧迎“三八”,欢聚一堂展风采!梅州日报社举办“魅力女性·快乐巾帼”系列活动
- ·梅州柚、客家炒绿、客家预制菜...梅州农产品亮相大湾区市场
- ·400多名爱心人士英德健行,为顺境儿童筹款超85万元
- ·2023年春运结束!梅州发送旅客44.15万人次,高速车流量超千万辆次
- ·广州今年计划批准预售商品房5.4万套,中心5区占比36%
- ·梅州开展2023年城乡学生“手拉手”活动
- ·小小“科学家”们同台竞技!梅州举行第38届梅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 ·梅州1集体2个人上榜!第九批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发布
- ·商务部:目前已有3家新设外商独资医院获批
- ·谢斌当选理事会会长!市旅游协会召开第四届理事会一次会员大会
- ·小小“科学家”们同台竞技!梅州举行第38届梅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 ·挖掘客家民居建筑的特点元素,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这场研学活动,有意义!
- ·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落地,有哪些看点?
- ·梅州综保区举行业务宣讲会:加强学习交流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