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印发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掌上梅州讯 近日,梅州为巩固提升《梅州市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取得的地质动方工作成效,进一步提升全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灾害综合AG超玩会我市印发实施《梅州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防治明确2025年底前,力年行完成不少于10个镇(街)的提升1∶10000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和不少于10处大型及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建成立体化监测、梅州标准化会商、地质动方一体化预警、灾害综合网格化管理的防治“四化”监测预警体系,全面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力年行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提升
《方案》提出,梅州将实施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调查评价工程、地质动方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监测预警工程、灾害综合AG超玩会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综合治理工程、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攻坚工程、地质灾害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制度保障工程等六大重点任务,包括17项具体任务。
在实施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调查评价工程方面,《方案》强调,实施不少于10个重点镇(街)1∶10000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科学评价风险等级,编制行政村“一图一表”风险管控图册,明确风险管控措施和临灾转移避险指引。每年汛前、汛中和汛后,由各行业部门实施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对发现的新增风险隐患及时建立台账,实现风险隐患动态更新,并将台账纳入本地区地质灾害风险隐患“一张图”。
为监测预警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方案》强调,规范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优化)市、县标准化预警会商室,完善与省三级联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技术会商、响应等机制。构建“隐患(风险)点+风险区”双控管理的网格化群测群防体系。对暂无条件实施工程治理或避险搬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点,鼓励优先实施专业监测。完成不少于10处风险区控制性专业监测,初步建成“隐患(风险)点+风险区”的专业监测网络。
针对“龙舟水”地质灾害,《方案》强调,加强防御“龙舟水”动员部署,三级以上预警区域根据实际可提升一级防御措施,技术支撑队伍、抢险救援队伍提前部署于重点防御区域,相关部门联合成立指导组深入一线督导防御工作,预警响应期间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群众做到应转尽转,对风险高、险情紧迫、治理措施相对简单的地质灾害灾情险情按照应急工程处置程序及时排危除险。
为提升地质灾害科技支撑能力,《方案》强调,健全完善地质灾害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市、县地质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提升各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能力。构建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信息化服务应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实现市、县地质灾害智慧防灾分级部署、上下联动。
梅州日报记者:江婵
编辑:罗欢欢
审核:练海林
- ·注意!天全境内G318线2713KM+800M(小地名:火夹沟)实施交通管制
- ·广东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在梅州推演,被“点了很多赞”!
- ·最新消息!梅龙高铁兴宁南站与五华站预计今年上半年开工
- ·监督小工程 守护大民生!梅州市纪委监委推动基层小型工程建设项目“晒”在阳光下
- ·今年以来业务营收破亿元
- ·梅城环市北路交通乱象频发,交警部门加强整治力度保障交通安全
- ·广东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在梅州推演,被“点了很多赞”!
- ·欢迎互动!梅州市医疗保障局3月14日作客“行风热线”
- ·我市再添10个“国字号”农产品
- ·嘉应中学学生郭子淇代表中国香港参加第五届深圳非遗文化周开幕式
- ·梅州综保区举行业务宣讲会:加强学习交流推动高质量发展
- ·人勤春来早,山林添新绿!今年梅州计划精准提升森林质量64万亩
- ·一根纱线的“向新”之路
- ·2023年春运结束!梅州发送旅客44.15万人次,高速车流量超千万辆次
- ·最新消息!梅龙高铁兴宁南站与五华站预计今年上半年开工
- ·梅州气象干旱持续!下雨要等到...
- ·山里的“寻水”代表 让群众喝上“好水”
- ·听心声,谋发展!梅州市税务局走访在梅企业界全国人大代表
- ·2023年梅州市妇幼健康医联体工作会议召开:加强交流 促进妇幼健康工作发展
- ·开好局起好步 奋进2023丨梅州奋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繁荣文化事业: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涵养高质量发展精神力量
- ·错峰出行!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发布通关提示
- ·2023年梅州市妇幼健康医联体工作会议召开:加强交流 促进妇幼健康工作发展
- ·便民!梅州推出7个船员证书“一件事一次办”基本套餐→
- ·1月水质“梅指数”发布!第一名是五华县!
- ·在雅安定档发布的电影《沉默高原》全国院线上映
- ·再提速!梅州推行二手房转移登记“一窗办理、三小时办结”